“北京的考察團隊到了嗎?明天開研討會……”
“這個活動規模大,一定要做好細節,把長城宣傳資料準備足……”
“你們再問問村民,鼓勵大家過來試試……”
記者見到陸永新的時候,他緊著接了幾個電話。放下電話,接受采訪,無縫銜接。
長城文化傳承人陸永新在打電話溝通工作。長城網·冀云客戶端訊記者 邢丁 攝
他說,自己每天不是在研究項目推進,就是在籌備大小會議,要不就是在長城景區查看研討、跟老鄉“打探”長城文物的下落……為啥這么忙?
陸永新是遷西青山關景區負責人,更是這里的長城文化傳承人。生在燕趙大地,長在長城腳下,他對長城文化情有獨鐘。
唐山遷西青山關長城。
“河北的長城資源數量全國第二,深厚的長城文化底蘊,塑造了燕趙兒女慷慨豪邁、忠信仁義的精神風貌。保護好、傳承好長城文化很重要?!标懹佬抡f。
2000年青山關景區開發以來,他便把“長城情懷”化作工作動力,23年深耕長城文化的保護和宣傳。
但凡和長城文化發展沾邊的事,他都想出出主意、聽聽意見、參與參與。別看他忙得團團轉,一跟記者說起長城,瞬間“滿電”,滔滔不絕。
青山關長城上下。王愛軍 攝
提高村民“拿出來”的意識和“走進來”的意愿。
“我一直在收集民間的長城文物。你看,這是當時修建長城的石料,還有這些長城的‘周邊’,之前都散落在民間,以后都會放在我們正在籌備的長城文化展覽館里,既保護了文物,又能讓更多人了解長城?!标懹佬陆榻B著這些“長城物件”如數家珍。
為了提高周邊村民傳承長城文化的意識,陸永新結合景區發展需求,鼓勵大家到景區就業。
“以前,村里的年輕人大多出去打工?,F在,我們景區基礎工作崗位多,他們都能做,既能發揮自身價值,又能留在老人身邊給予照顧?!标懹佬抡f,現在景區100多個服務崗位,其中80多個崗位上都是當地村民,也變相擴大了長城保護宣傳員的隊伍。
青山關長城腳下明代軍事指揮中心“把總署”遺址。王愛軍 攝
創新表達形式,探索“破圈”效果。
采訪間隙,陸永新又電話溝通了幾個景區活動的事。說起策劃長城文化活動,他經驗十足。百名書畫家繪長城活動、企業助力青年就業活動、特色非遺表演、長城旗袍秀……處處都是他用“長城+”的理念宣傳長城文化的心思。
“咱們這有長城沿線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堡,就在長城腳下。只有讓這些美好的長城文化和游客充分鏈接,做到可聽、可觸、可感,才能更好地推動文化傳承?!标懹佬赂浾叻窒碇ぷ餍牡?。
長城文化傳承人為記者介紹青山關長城。長城網·冀云客戶端記者 邢丁 攝
“現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正酣,我們也加勁強化長城IP,讓文旅融合的方式鮮活起來,讓更多人自發走進來,把這里的文化傳出去?!闭f話間,陸永新就領著記者一行爬上了長城。
長城上的一磚一石、長城下的一草一木,陸永新說,不管多忙,看到它們心里就有使不完的勁。
“彼時,長城見證著燕趙兒女英勇御敵的不屈;此時,它凝聚著我們奮勇開拓的決心。作為新時代文化傳承人,做深做實長城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工作,我會一直在路上?!标懹佬聢远ǖ卣f。
來源:冀云